第(2/3)页 早上还没有吃早饭,村里的支书蒋光宗就找上来门。 蒋光宗也是听说了苏眉种药材的事情,过来问问情况。 其实在苏眉家里种药材之前,蒋光宗去镇上开过会,镇里也明里暗里的透露过经济放开的消息。 但是这些都是暗戳戳的说的,并没有下达实质性的文件。 因为中央的通知刚刚下来,当地机关单位也还在观望。 主要允许自由买卖这个政策听起来太大胆,让基层单位还不敢放心大胆的执行上级的指令。 政策下来已经两月有余,很多基层单位却都还处于观望的态度。 这也就导致乡下的百姓都还不了解新出来的政策。 此次蒋光宗来找苏眉,也是想要问问她,中央这个经济放开到底是放到什么样的程度,又下了多大的决心来改革。 自由买卖会不会有风险,投机倒把的罪名是不是还存在,这些都是蒋光宗想要了解到的消息。 要说蒋光宗还是给苏眉帮过不小的忙,所以他过来打听,苏眉都很礼貌仔细的回答。 她也想家乡走在迅速发展的前沿,所以她告诉蒋光宗: “蒋书记,我觉得中央对这次改革,还是有很大决心的,因为我跟霍建国从燕京回来的时候,燕京已经开起了许多私营的商店。 有理发店,也有早餐店,路边也有了修自行车,修电视的小摊,这些大大小小的商贩都取得了相应的经营资格。 我也开了服装店·······店里聘了杨素花做服务员,她现在有了工作,这次回来我还打算给她迁户口来着。 反正一切都欣欣向荣,咱们当地大可以大胆一点,早日开始执行中央的政策,也能让老百姓早日富裕起来。” “政策才下来没多久,燕京竟然就已经有这么多人开始自由的做买卖,这么说来,投机倒把的罪名,以后就成了过去式?”蒋光宗眼睛放光,他当然也知道经济放开对百姓来说是好事。 但是也不能说,投机倒把的罪名就过去了!虽然它早晚会过去,苏眉继续说道: “蒋书记大概是还没有看过完整的红头文件,那上面对个体商贩的经营种类都是有要求的,超过经营范围的买卖,依然还是算投机倒把。 咱们要完全按照政策要求来,政策不在限制农民种的农作物种类,只要农民可以按时的上交农业税或是公粮就好,这也是我们家决定种草药的原因。” 其实这个苏眉钻了空子,政策只说不限制农作物的种类。 第(2/3)页